跨越三十年的重逢邀约 | 2001届校友相识30周年聚会
2025-11-06 10:13:58

一场筹备已久的重逢在蝉鸣与桂香中拉开帷幕。2001届华美校友携家属从海外归来,赴一场横跨30年的青春之约。自1995年入学至今,30载岁月流转,却让“同学”二字的分量愈发沉甸。经过发起人杨志豪、杨显铭、佟纬彦、韩笑等校友的奔走筹备,终让 “30年相识聚会” 从念想变为现实。

踏入聚会场地,熟悉的亲切感扑面而来,往昔的校园生活如潮水般涌上心头。似乎还留着当年解题时的争论;课桌间传递的手抄歌词,承载着年少时对流行音乐的热爱。那时候,每天清晨,阳光透过教室的窗户,洒在翻开的课本上,同学们的琅琅书声交织在一起,构成了校园里最美的乐章。


那时候班主任陈光荣老师总是早早来到教室,监督大家早读,他那句 “今日多一分努力,明日少一分遗憾”,如警钟长鸣,激励着我们在学业的道路上不断奋进。物理课上,唐东明老师拿着粉笔,在黑板上熟练地演示着力学实验,复杂的原理在他的讲解下变得通俗易懂。那些为了弄明白一道物理难题而绞尽脑汁的日子,那些和同桌讨论问题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刻,在宿舍熄灯时的夜话八卦,如今回想起来,都是那么珍贵。

回想起十六七岁的自己,心中满是感慨。那时候的我们,青涩懵懂,心中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小秘密。偷偷收藏的毕业留言册,每一页都写满了同学们的祝福和期许,那些真挚的话语,是青春最美好的见证,可能某一页是心中十分期待且珍惜的Ta。


运动会上,为了班级荣誉,大家齐心协力、奋勇拼搏。赛场上,运动员们挥洒汗水,为了胜利全力以赴;看台上,同学们的呐喊助威声此起彼伏,那是团结的力量,是青春的激情。


校友们纷纷感慨:“那时的我们,不懂世故,只懂真诚;不知名利,只知梦想。” 这份纯粹的情谊,在岁月的洗礼下愈发珍贵,成为了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。

当两鬓微霜的陈光荣老师、唐东明老师到场,掌声与泪水交织成最动人的欢迎词。岁月在他们脸上留下了痕迹,但那熟悉的笑容和温和的目光,瞬间将大家拉回了学生时代。


在那些青涩的日子里,陈光荣老师总是用他那坚定而温暖的话语激励着我们。每当我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,他总会耐心地为我们解答,告诉我们 “只要努力,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”。唐东明老师则以他独特的教学方法,让枯燥的物理知识变得生动有趣。他会用生活中的小例子来解释复杂的物理原理,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。

此次聚会最温暖的风景,是校友们身后的 “小家”。家属们的加入,让这场聚会充满了别样的温馨。孩子们在席间追逐嬉戏,他们的欢声笑语为聚会增添了一份活泼与生机。家属们笑着听长辈们回忆往事,偶尔也会插上几句,分享自己从另一半口中听到的校园趣事。


有校友笑言:“带家属来,不仅是分享我的过去,更是让他们懂得,为何这段情谊让我珍藏半生。” 的确,高中时代的回忆是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,而家属们的参与,让这份财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。他们见证了我们的成长,也融入了我们的回忆,让这场聚会成为了两个家庭、三代人的情感交融。

发起人杨志豪感慨地说:“30年相聚,不是终点,而是情谊延续的新起点。等下一个十年,再一起看看我们的梦想是否都已实现。” 这个独特的仪式,让大家对未来充满了期待,也为这场聚会画上了一个充满希望的句号。


班主任陈光荣老师满含深情地寄语:“愿你们历经世事,仍保有少年时的赤子之心;愿同窗之情,如陈年佳酿,愈久弥香。” 这句温暖的话语,如同一束光,照亮了大家前行的道路,也让这份同窗情谊在心中生根发芽,等待着下一次的绽放。


在离别的那一刻,大家纷纷约定,下一个十年,我们还要再相聚。带着这份美好的约定,校友们踏上了各自的归途,但他们知道,无论相隔多远,无论时光如何流转,那份纯真的同窗情谊,将永远在心中闪耀,成为他们人生中最温暖的力量。

30年相识,相聚虽短,却让时光有了温度。那些关于青春、梦想、师恩、友情的故事,将继续在每个校友的生命里流淌。正如聚会横幅所写:“聚是一团火,散是满天星”—— 无论身在何处,心若相连,便是最好的重逢。